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细化教师授课过程 ——《程序设计语言》课程线上教学案例

发布时间:2022-05-02浏览次数:533

《程序设计语言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。如何在线上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?如何通过细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,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
一、课前精心准备

经过与学院授课名师讨论,确定以“腾讯会议为在线直播平台,中国大学MOOC”为授课资源拓展,并结合QQ群为讨论场地的模式进行教学。同时配备授课PPT及书写白板,以直播出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,保证授课过程的实时性和授课方式的多样性。

二、细化授课过程

考虑疫情影响,学生不得不在同一地点进行长时间的线上上课,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出现懒惰的情况。在授课过程中,将趣味引导+多频互动+“适时关心”贯穿全程。

 1.增强授课趣味性,调动学生积极性。考虑到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,尽可能将课程知识点与生活实际和趣事相结合,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效率,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;

2.多频率互动,视频出镜。疫情期间,学生长期处在寝室听课,封闭的环境会滋生懒惰的情况发生。为避免此种情况,教师进一步细化授课内容,采用对学生多提问,与学生多互动(提问和互动占授课整体时间的40%左右)的形式进行授课,且学生在回答和互动过程中需开启摄像功能;


3.关心与教学同频。授课过程中,强调学生要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政策,听从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,并注意调整日常生活作息,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。

三、课后“一对一”指导

《程序设计语言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,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,教师课后利用QQ与学生沟通,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,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,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进阶。

四、教学反思与总结

线上课堂与线下教学不同,教师和学生在心力和体力上的付出会更多,教师在授课过程应该是充满活力,生动灵活的,不仅要做到知识传授,答疑解惑,还要在心理上,生活上关爱学生,体会学生的难处,方可对授课方式和方法做出适当的改进,提高授课质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(文/朱大伟 图/朱大伟 编辑/沈小艳 审核/张庆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