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冠疫情的再次来袭,按照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,课程教学由常规线下转为线上。为了线上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该课程围绕 “学习要同频,教育要共情”精心设计教学,多维度开展内容,融入思政元素,确保课程教学质量。
一、课程设计
《光纤通信技术》是通信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。课程采用“中国MOOC大学+慕课堂+QQ群讨论”的多种教学模式,运用“直播出镜+PPT讲授+及时板书”的教学方式,“中国MOOC、腾讯课堂、企业微信”教学工具,保证了课堂的实时性;通过“知识引入—重难点分析—课堂小测试—讨论答疑—效果反馈”的全链条环节,保证教学的时效性。
按日期把每次课程的内容提前做好整理和归纳,让每节课学生都能学有所获。课程内容包括:相关课件、课程单元设计、课程补充资料和相关视频等。
二、教学特点
1.通过线上教学的方法,提前布置小任务,让学生在课前大量浏览互联网上优秀有趣的教学资源,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。
2.用问题导入课程内容,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,在慕课堂中设置各种讨论题和思考题,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并发言。
3.签到环节确认学生出勤情况,课程提供2种签到方式,即开始上课前5分钟在腾讯课堂和慕课堂中设置签到环节,让学生始终参与在课堂。
4.课程及时反馈,检查学生笔记,掌握学习情况。布置课后作业,巩固课堂知识。批改学生作业,选出优秀作业,找出易错问题,集中讲解。
(二)教育共情,融入思政元素
教学过程中加强“课程思政”建设,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的交叉融合,形成协同效应。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,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精神、匠人精神、敬业精神等与课程的关联巧妙结合,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,引导学生共情产出相应的知识情怀。
三、教学总结
线上课堂不再是虚拟课堂,而应是需要精心准备、精心设计的互动课堂。授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、教学过程进行设计,充分利用先进技术,选择更多有趣、结合实际的典型案例,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,让学习做到共频。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,而且能够懂得做人做事的担当和责任,让教育做到共情,在这特殊的疫情时刻,也能共同进步,相守前行。
((文/陈云 图/陈云 编辑/沈小艳 审核/张庆海)